一、医务管理工作难点
医务科的日常工作繁杂,资料来源广泛,且没有统一规范的管理,影响了医务科的工作效率,也降低了档案的利用价值。医务科对资料管理还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上,积累了大量的纸质资料,资料信息零散,缺乏统一管理,无法在各岗位之间实现资料共享,降低了各个岗位之间的工作效率。
医院处方权和手术权限的申请审批还是纸质签字流程,医师需要拿着纸质申请单和资质证明材料找本科室主任、医务科、信息科负责人分别签字盖章,然后再交给信息科负责分配权限的工程师在HIS上开通对应的权限,该过程耗时长且通常由于相关人员不在办公现场,医师需要来回几趟才能完成权限的审批及开通。而且,处方权和手术权限管理只是简单地与医师职称关联,即住院医师只有非限制级抗菌药物和一级手术的权限,主治医师有限制级抗菌药物和二级手术的权限,副主任/主任医师才有特殊级抗菌药物和三、四级手术的权限。但是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发现,外科医师的职称无法准确反映手术操作的水准,职称决定手术级别的授权模式势必导致部分医师手术级别授权不合理,而且还可能存在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风险。
针对医院目前医务管理存在的以上问题,利用信息化手段,基于医院智慧管理分级评估标准,建设一套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医务管理系统,全面提升医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势在必行。
二、医务管理相关政策要求
通过国卫医务管理系统建设,建立全院人员和医疗技术、日常事务的数据库,将医院技术管理、各类授权管理、医师信息管理、档案管理、重大医疗活动管理、专业科室及医师工作评价、医师定期考核管理等医务科日常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分门别类,实现查阅统计、档案变更、报表处理等多种功能,由扁平化管理转变为结构化管理,为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了保证,做到全程、实时、准确管理,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形成医技人员360度全方位信息管理。
国卫医务管理系统主要功能包括:医务通知公告、日常行政办公管理、规章制度文件管理、权限后台管理、医师管理、医疗技术权限管理、医务日常管理。
(1)以人员为中心,建立全面的医务人员数据模型
国卫医务管理系统实现了全院各类医生的统一信息化管理。建立全面的医务人员专业 技术档案,包括基本信息、执业情况、资格情况、院内医师培训管理、 医疗技术授权记录管理等各项内容,使管理者可以便捷地掌握医务人员 业务技术信息、工作表现、临床工作质量以及技术能力测评情况,从而 为选拔医务骨干提供了绩效考评的准确数据。
(2)构建起以十八项核心制度为要求的医务人员资质与权限管理系统
国卫医务管理系统实现了医务人员各项资质的电子化管理,并建立起一套符合 JCI 评审要 求的院内资质认证体系。规范了医务人员的技术体系。实现了把各类技术权 限、手术操作权限、处方权、门诊权、抗菌药物权等各类医疗活动权限进行 闭环管理,详细管理医务人员的权限信息。并通过接口工具抽取临床业务数 据,监测医务人员各项临床诊疗行为的合理性,减少差错率。提升就医服务 能力,提高患者就医满意度。
(3)实现“数据多跑路”的临床科室综合服务办公平台。
国卫医务管理系统平台包括医政信息管理(通知公告、政策法规、红头文件专栏等)、医疗服务管理(医务人员外出审批、门诊停诊申请、对口支援管理 、投诉管理、特殊手术审批、突发事件登记、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审批等)等内容,实现了以服务临床的网上办事大厅,增强医务的日常服务能力。
五、医务管理系统建设成效
(1)实现医务管理规范化
以“资源共享,统一标准,规范服务,强化监管”为理念,打造规范化的医务管理体系。
(2)实现流程化、溯源管理
(3)实现闭环管理
(4)为院科两级管理提供决策数据支撑